当前,成都市各区(市)县正积极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增加医疗机构数量。图为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
青羊区
到2025年,推动实施重大卫生健康建设项目4个;支持成都第一骨科医院三级医院建设,力争达到三级甲等水平;支持区属医疗机构建成具有影响力的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5个。
武侯区
今年将规划建设区级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打造数字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城市网格化医联体。
新都区
今年完成新都区人民医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工作,指导支持1家驻区医院开展综合医院等级创建工作。确保基层中医药服务量保持在55%以上。
双流区
今年将新增三甲医疗机构2家,社区医院1家,省市级重点专科2个、名中医工作室2个,加快推进省公共卫生综合临床中心等9个项目建设。“十四五”期间,新增全域双流重大卫生健康建设项目14个、床位7000张。
郫都区
新建郫都重大卫生健康项目 8个,建成具有全省影响力的临床重点专科 1-2个、具全市影响力的临床重点专科 3-5个。区妇幼保健院创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区疾控中心创建三级乙等疾控中心。
简阳市
“十四五”期间,将实施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医疗机构内涵提升、公共卫生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卫生健康改革创新五大行动,切实推进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建设。
都江堰市
将实施医疗机构内涵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改革,初步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高效运行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镇”。
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是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是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的创新实践。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明确,将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提供更加优良的健康服务,更好满足市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前,成都市各区(市)县正积极行动,在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增加医疗机构数量、开展区域合作、促进医疗资源均衡普惠等方面开展新的探索,着力提升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水平,让健康服务惠及每个市民。
青羊区:
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5%以上
提供更好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金辉路389号,今年刚刚投入使用的成都第一骨科医院新院区高楼耸立、宽敞大气。在一楼院方贴心地为候诊病人设置了咖啡厅、超市、病员服务中心等,配备共享轮椅、共享储物柜,让患者时刻感受到医院的人文关怀。
成都第一骨科医院党委书记高巍告诉记者,该院已正式成为“青羊区医疗中心医院”,将实施“一院三区”(东门街院区、青羊新城院区、医养结合院区暨青羊区康养中心)的发展模式,让广大青羊百姓在家门口享受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
青羊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正大力实施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医疗机构内涵提升、公共卫生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卫生健康改革创新五大行动,持续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和区域均衡布局——全区每千人口床位数达到9.5张以上、每千人口医师数达到10人以上,家庭医生签约率保持在40%以上,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5%以上,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82.42岁以上。
武侯区:
打造数字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构建城市网格化医联体
“正在建设中的中粮大健康产业园,未来将与华西坝、人民南路沿线、红牌楼商圈、大合仓共同形成‘一谷、一园、一中心’的三大百亿大健康产业集群。”作为2021年开工的第一个“百亿级”项目,中粮大健康产业园将结合周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第二医院西部妇幼医院研究院等优质资源,首创“4H生态圈”理念——健康产业、绿色生态、城市服务、艺术人文,项目将打造成武侯区宜业、宜商、宜居的大健康产业生态圈典范。
“以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为牵引,我们将不断优化‘普惠可及、高阶优质、精细温情’的高品质公共服务。”武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该区将继续探索“大数据+医疗服务”模式,规划建设区级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打造数字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城市网格化医联体。同时,聚焦大健康产业发展,武侯区将实施“精准招商+科学培育”双轮驱动,围绕构建“134”大健康产业发展新格局,激活环华西“一校四院”创新资源动力源,建立“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智库”,组建大健康产业联盟,加快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体系应用示范区”。
新都区:
建好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
满足每年2万人住院需求
门诊大楼和住院大楼已经矗立起来,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的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将满足每年2万余人的住院需求。
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医疗用房迁建项目,是新都区改善居民就医环境,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民生工程,计划于年内竣工,明年投入使用。建成后将极大改善新都区区域性医疗服务水平和就医环境,提升医疗卫生承载力,推动新都区卫生事业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
据了解,建成后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将达到三级综合医院硬件标准,员工将达到千余人。
据新都区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显示,今年,新都将完成龙桥卫生院改扩建、新都区医院老院区改造工程、推进木兰卫生院迁建等4个项目建设。
双流区:
推进9个重大卫生健康建设项目
新增床位2400张
3月2日是华西肾内科教授杨立川坐诊的日子,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华西空港医院肾内科诊室外,患者有序排队等待诊疗。“今天专门来找杨医生看病,这里不仅医疗环境变好了,还有那么多专家,真是太好了。”患者林先生说。据了解,合作办医以来,华西医院共向该院派出11名学科主任、43名专家到院开展门诊诊疗、教学查房、授课和带教等工作。
今年,双流区将推进9个重大卫生健康建设项目,新增床位2400张。双流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推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为契机,2021年,双流区级医院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部省级医院,实施“品牌、管理、技术、人才、科研”共享,推动管理精细化、服务同质化,医疗服务能力再提升,将实现区级医院三甲“大满贯”。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和基层医疗机构设备设施提升计划,新增1家社区医院。
“十四五”期间,双流区还将新增全域双流重大卫生健康建设项目14个、床位7000张,新增社区医院2家、三级医疗机构4家,省市级重点专科6个、名中医工作室6个,大力实施“空港健康英才”引育计划,每年引育高层次卫健人才50人以上,不断提高健康服务水平,打造“健康生活幸福之都”。
郫都区:
提升健康服务普惠水平
新建重大卫生健康项目8个
继郫都区人民医院、郫都区中医院完成迁建,并分别晋级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后,郫都区日前又迎来了妇幼保健院迁址改建。
“去年,郫都区财政预算安排8909万元实施区妇幼保健院迁址改建项目,达到国家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标准。”郫都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迁址改建项目已于今年1月开工建设,计划明年2月投入使用。
在三级甲等医院不断涌现的同时,各街道卫生院软硬设施也在稳步提升。在安靖街道卫生院,记者看到,占地1.36万平方米的扩建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项目预计今年7月中旬完工,建成后将新增重症医学ICU和康复科两个诊疗科目。
据介绍,未来五年郫都区将致力于提升健康服务普惠水平。新建郫都重大卫生健康项目8个,建成具有全省影响力的临床重点专科1-2个、具有全市影响力的临床重点专科3-5个。区妇幼保健院创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区疾控中心创建三级乙等疾控中心。
简阳市:
实施五大行动
推进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
“新大楼投用后,看病更方便了,就医环境比以前好了很多。”挂号、就诊、拿药,在简阳云龙中心卫生院,新建医院大楼的投用让村民们亲身感受到“家门口”医疗服务提升带来的便捷。
“十四五”期间,简阳将实施五大行动,切实推进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建设,加快打造成都东部区域医疗中心,到2025年,建成与成都东部区域中心城市功能相匹配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实施优质医疗资源扩容行动。到2025年,实施完善人民医院三甲功能等全域重大卫生健康建设项目3个。实施医疗机构内涵提升行动。2021年,新增三级乙等医疗机构1家,建成1家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新增临床重点专科2个。实施公共卫生体系提升行动。2021年,启动市疾控中心三级乙等达标创建工作,重大传染病疫情有效处置率达100%。实施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行动。县级综合医院中医病区建成投用,基层中医药服务量达到55%以上。该市同步将实施卫生健康改革创新行动。
都江堰市:
实施医疗机构内涵提升行动
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改革
来到都江堰市灌口街道解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择好华西医院心脏外科一级专家郭教授的门诊时间,如期前往华西医院就诊,家住都江堰市灌口街道的章季珍现场查出先天性心脏病继发主动脉夹层,手术迫在眉睫,通过转诊服务当日入院,及时排除生命隐患。
便捷享受均衡普惠的优质医疗资源,这得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附二院与都江堰市级医疗机构实现的区域级医联体建设,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借力三甲医院优势医疗资源,都江堰市强化了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了公共卫生服务和诊疗水平,为社区内急、危、重患者妥善安排转诊,节省了时间、经费,获得最佳疗效。
筑牢健康新保障,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都江堰市将实施医疗机构内涵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改革,初步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高效运行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镇”。